“中国全面实施营改增,是全球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减税举措之一。这不仅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,也将成为许多国家税制改革的参考蓝本。”经合组织(OECD)税收政策与管理中心主任帕斯卡,如是评价我国营改增实效。
营改增全面推开,是我国深化财税改革的重大举措。这项改革政策性强、涉及面广、影响深远,方案设计难度大,落实工作任务艰巨繁重。如何让改革更接地气、顺利实施?财税部门动了不少脑筋。
优惠政策尽量平移平转
“从税制运行实时监测情况看,试点总体上取得良好效果,达到了预期目的。”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表示,今年5月1日起,所有营业税纳税人都改缴增值税,实现了营业税到增值税的税制转换,企业减税负增活力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。
眉州东坡集团从事餐饮行业20年,作为生活服务业试点企业,尝到了营改增减税的甜头。“营改增后,我们主动适应税制改革,优化供应链和合同管理,企业税负明显下降。”集团财务中心总经理党莉芳说,今年5—10月,眉州东坡减税3175万元,减幅达52%。
“全面实施营改增只有半年多,但改革目标和减负效果已初步实现。”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胡怡建教授认为,这主要在于方案设计中采取了许多针对性措施。
据了解,为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要求,财政部在试点方案设计上周密考虑、妥善安排。比如,对原税收优惠政策,原则上予以延续;对老合同和老项目进行政策“平转”;对“平移”不了的特定行业或业务,再制定过渡性优惠措施。如此,总体可实现所有行业全面减税、绝大部分企业税负不同程度降低。尤其是不另起炉灶,减少了改革阻力和波动,为税制顺利转换创造了条件。
密切跟踪试点情况
现实情况千变万化,一项改革就是方案再好,也不可能严丝合缝地覆盖所有问题。更何况,营改增涉及四大行业纳税人1000多万户,执行过程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,如何有效解决呢?
“密切跟踪试点情况,及时完善试点政策,是财税部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。”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,依托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部际联席会议,财政部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,听取各部门对营改增试点的意见和建议,共同研究应对措施。同时,多次实地调研,听取企业和地方财税部门意见;布置地方财政和专员办跟踪试点运行情况,剖析行业典型企业,定期上报分析报告。
怎样在第一时间掌握改革动态,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?国家税务总局采取了大会战式的指挥调度模式:一竿子插到底,把视频系统直接联到办税大厅和各级税务部门,营改增推进中遇到问题,基层可直接反馈总局领导。相关问题分析汇总后,再由财税部门拿出解决方案。“有些问题基层当天反映上来,财税部门就连夜讨论,然后出台补充政策。这种反应机制避免了问题堆积蔓延。”国家税务总局总会计师王陆进说。
及时了解试点纳税人情况,基层税务部门也想了不少好点子。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国税局的营改增纳税户总数增加了近1/3,基层每个管理员要对接几百户纳税人。全局32位管理员建起了94个微信群,基本覆盖所有税户。微信群功能也从最初的税企交流、在线答疑、政策传递,逐步扩展到业务辅导、征期提醒、办税预约、风险提示等税收工作全流程。
打政策补丁应对漏洞
营改增全面实施以来,财税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“补丁”,细化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。比如,对过路过桥费抵扣问题、金融同业往来等问题进行完善,对属于行业性、整体性问题及时发布补充通知等。这在其他领域的改革中很少见。
实际上,不少出台政策的部门,很忌讳打补丁,怕被指责前期考虑不周、准备工作没做好。这次为了实现营改增目标,财税部门不但放下了身段,也放下了包袱。
“这么大的税制改革,有很多不确定性。所以,改革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补充完善。”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,政策要不断升级,就像电脑软件一样,要通过打补丁应对操作漏洞。
营改增推进顺利并实现预定目标,还有一个重要因素,就是改革的社会基础较好。营改增试点自2012年启动以来,陆续纳入试点的行业和企业,切实尝到了甜头,分享了改革红利。这次全面推开,不仅企业有积极性,行业协会也密切关注行业税负变化、及时沟通。就连普通百姓也主动“站岗放哨”,哪里的商家借营改增乱涨价,扰乱市场秩序,群众都积极主动举报。有了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,改革才更有底气、更接地气。(来源:人民日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