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曹德旺关于中美税负比较的言论,在国内引发了激烈的讨论。减税降费,成为各方期待。在两会上,减税降费也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。总理提出高达万亿的减税降费,无疑是给企业一个巨大的政策红包,也是充分尊重企业和社会呼声的体现。在财政收入增长逐渐放缓的背景下,政府还愿意给企业减这么多税费,足见政府对企业发展的重视。
李克强总理表示,“我们就是要用政府的‘痛’换来企业的‘顺’,让企业轻装上阵,提高竞争力。”总理的这句话,也点出减费降税政策的目标——提高企业竞争力。
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逐渐高涨的背景下,我国急需通过提高企业竞争力,来维持、乃至提升本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。
想要提高企业竞争力,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,政府也可以通过政策调整,来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,而减税就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。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背景下,给企业减税,成为不少国家的选择。而对于我国来说,本来企业负担就重,减税降费更是势在必行。
去年12月,世界银行联合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了《缴税2017》的专题报告,对全球190余个经济体的企业税收负担进行了分析。在全球企业总税的排行榜中,中国以68%的税收负担排在第12位,远远超过世界平均40.6%的总税率水平。
关于这一数据,国内学界有很大的争议。中国企业税负是不是真的如此之重,数据到底如何,自然是有讨论空间。但是,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意义上说,中国企业负担重,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的争议。
负担重,利润受到挤压,企业手头没钱,自然也无力进行新一轮投资。没有钱搞产品研发,没有钱招聘更多的人才,提升企业竞争力,也就成了无源之水。高达万亿的减税降费,可以改善企业的利润表。利润增加了,企业才会有兴趣考虑增加投资,增强企业竞争力才能成为可能。
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,虽然给企业减税降费了,但是不代表说企业一定会把这些钱用来进行投资。如果没有好的利润前景,这些钱,也只会简单地进入股东、高管的腰包。要让他们把这些钱拿出来继续投资,必须要让他们看到,企业增加投资,有很好的利润前景。要做到这个,就需要进行经济结构性调整,打破行业垄断,放松市场准入限制。
过去,我们习惯于通过运用增加政府投资这种积极财政政策,来拉动经济增长。但是不少经济学者的研究都表明,过去的这种做法,对民间投资产生了不小的挤出效应,其所换来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近年来却是逐渐走低。比较政府投资,把钱交给企业进行投资,“用政府的‘痛’换来企业的‘顺’”,是一个更加明智的选择。
减税降费正在逐渐成为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,这是正确的政策选择。这对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帮助,也会在未来逐渐展现出来.(来源:新京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