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5月,“权威人士”首次将中国经济定调为“L型”,并称这个“L型”不是一两年就能过去的。如今,一年未满,乐观情绪在蔓延。
乐观有乐观的理由,中国经济在今年一季度开局良好,不仅不会出现去年人们担心的失速风险,甚至投资、消费数据可圈可点。尽管对一季度经济表现没有异议,但对于中国经济的周期、拐点以及究竟处在“L型”的什么位置,仍然分歧较大。有人认为筑底成功,即将进入新周期;有人认为只是空中加油,旧周期不大容易走得出来。
不管怎样,一季度经济开门红,为接下来的调控和改革都创造了更加从容的环境。特别是,外部环境愈发不稳,全球化退潮、美联储加息以及朝核问题,都加大了中国经济的转圜成本。而一张看上去不错的成绩单,无疑让我们对外博弈硬气不少,能够置换出更多的筹码。
不过,2017年的指针走到1/4格,占领我们头条的却是楼市超级调控和金融监管风暴,而非GDP增速几何。
楼市调控最为抢眼,从限购、限贷到限售,在中央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精神指引下,地方政府创造出一种新的调控范式,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,仿若泰山压顶,让多年来对调控不以为意的市场一时间噤若寒蝉。而在楼市调控前后,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率先抛出“妖精论”,在资本市场捉妖打鳄,高潮不断。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履新不久便果断出手整治银行业乱象,三把火之后又三把火,燎原之势已定,躺着套利的时代很可能一去不复返了。此外,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被突然拿下,被舆论解读为“监守自盗”和“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”,金融反腐的好戏还在后头。
这令人眼花缭乱、互为配合的楼市和金融监管,传递出的信息非常明确,那就是防范资产泡沫是今年的重中之重,甚至比经济增长还要重要。这一轮泡沫来势汹汹,背后则是不断放量的宽松货币,导致2015年全民杠杆炒股、2016年全民杠杆炒房,资产泡沫以一种让市场心惊胆战的速度膨胀。泡沫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结构,并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威胁。所以,针对泡沫而来的政策反击,也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力度。不仅大鳄、内鬼以及影子乱象要被扫描一遍,宽松货币政策本身也将被重新扫描。一季度M2增速回落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对于货币松紧之变,美联储是说的多做的少,而“央妈”则是只做不说。
泡沫当前,政策收紧和从严,对仍相当依赖信贷驱动的中国经济而言,势必意味着增速的放缓。因此,二季度非常关键,中国经济可能无法继续一季度的势头,将更多空间和资源用来消化资产泡沫,这也是着眼于长期发展的庙算。在“L型”底部,中国经济恐怕还要盘桓一些时间,筑底仍将继续,反弹之说过于孟浪。(来源:北京商报)